以下兩篇報導, 一則是" 警察也過勞死 近半年每月1例", 另一則是" 專案勤務逼加班 女警哭訴:半年無法請假" .
.
老百姓一直接受到警很辛苦的報導, 但在實際生活上, 老百姓對警察真正的感覺是如何的呢?
以下附一則報導, 相信是台灣很多人都身有同感的感覺, 讓人懷疑這兩種強烈反差的警察形象, 真的是同一國的警察嗎?
一則新聞片, 二則平面報導, 同樣都是2012.11.15當天的報導.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video/%E4%B8%8A%E7%99%BE%E9%A3%86%E4%BB%94%E6%A9%AB%E8%A1%8C-3%E8%AD%A6%E5%B1%80%E8%A6%96%E8%80%8C%E4%B8%8D%E8%A6%8B-041500024.html
新頭殼newtalk 2012.11.15 楊宗興/綜合報導
這年頭不只一般勞工會過勞,連醫生、警察也加入過勞一族的行列,民進黨立法委員林佳龍今(15)日表示,警察過勞死案例頻傳,近半年平均每個月都有發生1例,他認為過多的專案、計畫與長官績效壓力是警察過勞的元凶,呼籲警政署3個月內提出專案減量之道,及過勞死認定撫卹標準。警政署副署長何海民表示,會進行檢討,也會爭取由警政署認定過勞情況。
中華民國警察警聲會、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等團體上午在林佳龍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,指警察眷屬破天荒在今年6月15日警察節當天走上街頭,訴求增加警力、減少專案勤務等,但遺憾的是這些狀況,至今未見任何檢討改善的跡象,他們要求警政署正視警察過勞的問題。
林佳龍表示,何海民曾承諾2015年的年底之前,要增加1萬4000名警力,可是馬政府財政狀況惡劣,明年度預算看不出增列警力經費;更可悲的是,6月以來,台中市、台北市、新北市、澎湖縣與南投縣,先後傳出警員至副分局長等中低階警官與基層警察,共6人過勞死。
中華民國警察警聲會長、警察眷屬楊太太表示,有員警服勤52小時在值班檯倒下,卻因為認定問題沒有辦法接受撫恤。她說很多類似情況都是其他基層警員募款照顧受傷害的警察眷屬,而不是由警政署盡照顧責任,這是最令警眷無法接受的事。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發言人王薇君則說,即便虐童事件成立專案,警察家訪也無績效加分,專案績效制度應當檢討。
林佳龍指出,警察過勞的根本原因是警方不斷成立專案,每位警察手上少則2個、多則5個專案,讓警察變成衝業績向長官交代的工具,不只排擠到兒童保護、犯罪預防等例行勤務,警察休假的權益也大受影響。他要求警政署應減少、合併專案,並在3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。
出席記者會的何海民回應,警察任務不確定性高,人員必須24小時服勤;加上現在社會重視治安,舉凡肅槍、肅毒、掃黑、防飆、兒保、社福等業務,全都在警察工作範圍內,非常廣泛。他也否認民團「專案妨礙正常勤務」的說法,他認為其實這些專案工作內容就是分內事,是應該要做的事。
至於過勞死的認定部分,何海民解釋說,警察是公務人員,所謂「過勞死」的部分適用考試院公務人員的撫卹辦法,但並非由警政機關認定,是報到銓敘機關去。他允諾將來會爭取由警政署來核定是否為過勞死。至於個別員警的排班狀況,會回去了解,也會針對專案的部分進行檢討。
近來基層員警傳出過勞死,民進黨立委林佳龍今天召開記者會質疑,「專案勤務」是導致員警過勞的真正原兇,長官為了達成績效,逼迫員警加班,一名李姓女警在記者會聲淚俱下表示,長達半年都無法請假,否則就被記申誡。警政署副署長何海民回應,專案都是員警份內工作,但會對立委所提之事進行了解,而警察是公務人員的一環,適用考試院公務人員撫卹辦法,警政署願意就過勞死一項,爭取中央核定。
李姓女警指出,每天24小時待命,不論下班或輪休,都必須馬上返回分局協助,等於一整年當中有半年的時間要24小時待命。中華民國警聲協會會長楊太太表示,許多員警出事,換來的只有一本重度殘障手冊或死亡證明,而且都是基層員警募款互相幫忙,無法得到政府撫卹。
北市議員:專案不該例行化
台北市議員顏聖冠表示,警察的過勞死,在警界並沒有標準,建議中央與地方警察機關對過勞死訂出認定機制。林佳龍也說,基層員警必須同時承接竊盜、賭博、掃黑、防飆車專案,每個員警隨時都有2個以上的專案,導致正常勤務荒廢,專案不應該例行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